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勇[1]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摘 要:《马克思的幽灵》一书是德里达的"幽灵学"对东欧剧变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幽灵学"一方面对20世纪的政治遗产进行清理,解构了福山的历史末世学;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的文本群中,勾连了"幽灵"概念的思想谱系,创建了一种辩证延异的"幽灵学",重置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精神。"幽灵学"出场的历史语境主要是以阿尔及利亚革命为代表的反殖民斗争和苏联解体,其核心逻辑参照系是阿多诺的"非同一"逻辑和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在此基础上,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未来做了"弥赛亚性"的历史重构。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中异质的一员,"幽灵学"凸显的是技术—媒介语境中新的历史意识。一方面,它旨在激活马克思主义再历史化的活力,另一方面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图绘才能为"幽灵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