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艳
机构地区:[1]浙江音乐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8年第1期52-60,共9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畲族古歌与畲族宗教科仪合化研究>(项目编号:15BMZ032)的阶段性成果;2014年度浙江省社科联年度课题<畲族古歌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014N039)的阶段性成果;2016年浙江省社科联"之江青年课题"<畲族小说歌活态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6ZJQN055YB)阶段性成果;2016年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梯队个人科研成果;浙江省文化厅年度项目<山地农耕文化主题下的畲族古歌音乐形态探析>(项目编号:ZW2014056)阶段性成果
摘 要:畲族是中国南方版图山地生活圈的游耕少数民族,历史上,畲族作为中原的一支夷人在河南之地悄然诞生,在此后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渐渐离开初源之地,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建立起了发祥文明,河南与凤凰山得以系于蛛绳的维系而相接,畲族族群在迁徙上或经历了"摩西模式"(2)"巴士模式"和"侨居模式",在转转迁徙的历史生涯中,畲人携带的族群记忆完美的展现于传统的畲歌中,畲歌传递出来的族群文化根植于畲民的生活及其"审美"。本文从"畲歌隐喻观之古语、暗语、规矩用语和独特畲话""平仄观之‘落字’用韵及‘不韵’之俗语""情趣观之‘白’与‘比’"三个方面阐释了畲歌的审美文化意蕴;从现代畲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和"网络化"转移现状来看,"移居"中的畲族人音乐文化现状的考察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调研课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