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景君学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112 [2]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50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37-42,共6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建立和保持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方式方法研究"(11XKS017);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传播策略研究"(YB08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和保障。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我国文化自信的理论来源应该是三种文化资源的融合与发展,文化自信的核心是自信与自主的辩证统一,其发展的动力在于现实成就与未来引领的统一。文化自信的基本着力点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在文化自主性的历史镜像中实现构建。文化的自信必须在文化主体与文化境域的互照中观照自身。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以践履,文化既是经验历史的,也是观照当下的,更是引领未来的。将文化"因何自信"置于古今中外的历史境域中进行镜像式的反思与对照,才能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内涵,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过程中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