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Filatova N. I. Khain V. E. 李学杰(翻译)[2] 王哲(校对) 万玲(校对) 范广慧(校对)
机构地区:[1]不详 [2]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所
出 处:《海洋地质》2017年第F12期1-22,共22页
摘 要:本文试图概述北冰洋张开之前,北极构造单元的组成特征。构造单元包含格林维尔期后北极克拉通(罗迪尼亚古陆的碎块)、前寒武纪劳伦古陆边缘、波罗的古陆和西伯利亚克拉通。通过造山带(大洋关闭的遗迹)克拉通相互拼贴。造山带包括晚新元古代造山带(贝加尔造山带)、中古生代造山带(加里东造山带)、二叠纪一三叠纪造山带(海西造山带)和早白垩世造山带(晚基梅里造山带)。北极克拉通分布区包括从西部的斯瓦尔巴群岛至东部的北阿拉斯加。斯瓦尔巴、巴伦支、喀拉及其它克拉通通常认为是前寒武纪的微型克拉通,但实际上它们是北极克拉通后来裂解的几个碎块。新元古代造山带遗迹不连续分布,从巴伦支.乌拉尔.新地岛经泰梅尔半岛和东西伯利亚海陆架至北阿拉斯加,构成北极克拉通的弧形格架。该造山带将北极克拉通与波罗的和西伯利亚克拉通分开。其对面为加里东造山带,由斯堪的纳和埃尔斯米尔段组成,将它与劳伦古陆分开。贝加尔造山带和加里东造山带位于北极克拉通两侧相对应的位置,有可能判断该克拉通从罗迪尼亚(Rodinia)大陆分离的时间。北极地区海西造山带包括Novozcmcl’sky(新地岛)和泰梅尔两段,初始为乌拉尔海西造山带,后被走滑断层错为两段。中自垩世(晚基梅里期)造山带的形成是太平洋消减的结果。它的形成受到加拿大海盆扩张、太平洋边缘碰撞与增生的影响。尽管前晚中生代构造单元的形成时代仍有争议,但对其进行模式化分析有助于重建北冰洋张开前的构造背景。
关 键 词:晚新元古代 北极地区 造山带 克拉通 晚中生代 东西伯利亚 古陆边缘 构造单元
分 类 号:P542.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