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于身不屈于道”——论“三黜”对王禹偁文化人格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雅娟[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1-116,共6页Journal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北宋早期贬谪文学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15111010205)

摘  要:在宋代初期"以文立国"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以王禹偁为代表的一批平民出身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在遭遇仕途"三黜"之后,王禹偁既体会到宋初士人"孤贫无援"的现实政治处境,同时又对宋初皇帝对士人的恩遇感怀于心。在这种复杂的现实境遇与心理状态影响之下,他追溯前贤,通过对"道位""朋党"诸问题的思考,建立起士人在政治事功的挫折逆境中,寻求主体精神的内在超越和自我实现的理想与信念,以其"雄文直道",表达和实践了自己对儒家道统及文化人格的追求,他的《朋党论》《三黜赋》《黄州小竹楼记》等文,影响了后来的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人的思想与创作,成为宋代士人主体精神重塑与文化人格追求的先声。

关 键 词:宋初 贬谪 王禹偁 文化人格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