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宝玉[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学术论坛》2018年第2期21-25,共5页Academic Forum
摘 要:有关"后人类"的表述和阐释依循着不同的视域和立场,呈现出多样化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形态。不过,可以确知的是,"后人类"之前缀"后",绝非是线性时间链条上的延续和承继,意指"人类的后代";也非是对"人类"这一命名的彻底否决抑或两相对立,指涉某种"非人"。毋宁说,"后人类"关联着人类立基于整体生存和共同未来时,所想象和召唤的某种自由主体。然而,悖谬之处在于,当我们秉持自由人文主义并将其嫁接或扩张至技术或机器等人造物,试图藉此实现人类之为自由主体的愿景时,却又可能使自身陷落进深重危机和万般灾难之境地。尽管如此,"人文主义"所蕴含的乌托邦价值与能量,仍将使其成为思考和回应"后人类"危机的有效参数甚或"解毒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2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