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本与史诗口头文本的互文性——以彝族毕颇身体装饰及祖师坛神像为中心  被引量:4

The Intertextuality of Visual Text and Epic Oral Text:Taking Bipo's Body Decoration and Zu Shi(Ancient Master)'s Idol of Yi as the Cente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世武[1]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出  处:《民族艺术》2018年第3期79-86,共8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彝族史诗<梅葛>演述传统研究"(17BZW179)阶段性成果;云南大学青年英才计划资助

摘  要:《教路·分家》是彝族罗罗颇社区歌手毕颇在丧葬仪式中活形态演述的一部濒危的口头史诗。史诗的演述形式以口头文本为主体,同时涉及歌手的身体装饰、歌手供奉的祖师坛神像等作为视觉文本的物质文化。毕颇的身体装饰及祖师坛神像与史诗口头文本之间,存在结构化的互文性关联。史诗演述传统中的物质文化,对口头文本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在丧葬仪式中,物质文化作为神圣的象征符号,协同口头史诗文本,综合了视觉维度、听觉维度和语义维度,创造出多感官参与的演述场域,强烈地刺激着歌手与受众,使史诗演述成为一种融视觉符号、器乐、诗歌为一体的表演行为。

关 键 词:《教路·分家》 演述传统 视觉文本 口头文本 互文性 

分 类 号:C912[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