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少年非行理论的问题意识、话语建构与研究路径  被引量:5

The Problems,Structure and Methodology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Japan:based on Special Treat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立丰[1] 骆程[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

出  处:《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年第3期37-42,共6页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死刑案件审理过程中民意的拟制与导入机制研究"(13CFX060);2016年"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6FRGG05);吉林大学犯罪治理研究中心专项研究课题"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以青少年死刑案件的审理为例"及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以鲇川润教授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少年非行研究者认为,对于少年非行这一社会问题的理解,必须从"特殊处遇"这一前提出发,基于概念与实践的互动关系,赋予其关键概念范畴以含义,同时据此对于少年司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为日本少年非行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相当合理的解释。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特殊处遇"这一前提本身,依然存在如何"建构"的内在矛盾,而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合理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构主义学派少年非行研究的最终命运。

关 键 词:少年非行 建构主义 日本少年法 少年司法 

分 类 号:C913.5[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