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湘绮[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44-48,共5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当代诗词审美学理论问题研究"(XSP17BZZ140)
摘 要:"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的热播,一方面展现出诗词为中国人精神血脉中绵延不绝的内在基因,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当前诗词创作和诗词教育活动存在不足、亟待规范和引导。酝酿三十年的当代诗词教育,以"3句话4件事"为号令,提上议事日程。当代诗词教育是实现传统诗词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终身教育的诗教体系和实践存在论诗词教育观,以境界教育激活"人"的创造力,势在必行。这不仅是诗词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文化创新的重要关卡。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从认识论走向实践存在论,拉开境界的理想之维,不仅能对接五四断裂的诗词文化断层,承上启下,继续民族诗歌的发展与创新;而且重视境界教育与实践存在之关联,是解决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长远之计。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