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出 处:《中医研究》2018年第8期10-13,共4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7JDZX009)
摘 要: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河南省中医院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肝理脾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木香、枳壳、香附、郁金、莪术、炒白芍、穿山甲、生牡蛎、炙甘草),1剂/d,分2次冲服。对照组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鳖甲煎丸(鳖甲、阿胶、蜂房、土鳖虫、鼠妇虫、硝石、蜣螂、醋北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干姜、厚朴、桂枝、白芍等),3 g/次,2次/d,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及肝脏硬度值(LS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理脾方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肝纤维化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门脉高压情况,还可以降低肝纤维化患者的LSM值,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关 键 词: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疗法 肝郁脾虚型 调肝理脾方/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