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与大学教师的德行修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卓颖[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教资料》2018年第17期107-108,共2页

摘  要:儒家宗师孟子在论士的修养过程中曾提出一种"大丈夫"的精神,作为理想和典范。今考其内涵,主要包括四点:对道德理想("仁义")的坚守,"反求诸己"的修行,以教为乐的取向及"不为已甚"的作为。通过取法与借鉴这四点,可以济助当代高校教师完成其德行修养,形成"良师"风范,从而有效开展大学德育,对学生"心灵转向"和道德化改造,产生正向和良性的影响。

关 键 词:“大丈夫”精神 德行 反求诸己 以教为乐 

分 类 号:G645.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