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永建[1] 范从来[2] 陈冬华[2] 刘俊[3]
机构地区:[1]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南京大学商学院 [3]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经济学家茶座》2018年第1期102-105,共4页Teahouse for Economists
摘 要:2008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作为保护企业职工权益、规范劳资关系的重要法律之一,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不为过。然而,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很多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效率和发展。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不应该成为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替罪羊,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关 键 词:《劳动合同法》 企业职工权益 劳动力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宏观经济环境 2008年 劳资关系 经济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9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