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家平[1]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18年第7期23-29,共7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与创作的对话关系:从鲁迅译作探索近代中外文学交流的轨迹"(项目编号:17AZD032);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鲁迅作品注释历史及其理论问题研究"(16WXB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1918年5月,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刊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它对"仁义道德""吃人"的指控,震醒了冬眠已久的中国文学,并推动中国文学开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新纪元。鲁迅本人在1935年回顾《狂人日记》等作品的创作时说它们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他还透露,"《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