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平

作品数:44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鲁迅研究译作鲁迅翻译文革时期诗歌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关东学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闻一多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被引量:3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王家平 于洋 
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是闻一多学术工作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他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受到关注。在上古文学史研究中,他通过史料的钩沉与整理发掘了“万舞”和图腾舞深远的文化内涵。1944年发表的《说舞》是闻一多的舞蹈专论,集中呈现了...
关键词:闻一多 舞蹈人类学 万舞 《说舞》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 
汪曾祺《释迦牟尼》对传统佛陀传记的创造性改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231-240,共10页王家平 于洋 
本文聚焦于汪曾祺创作中唯一一部佛教题材专著——《释迦牟尼》。通过对《释迦牟尼》和汪曾祺在创作时参考的经典佛陀传记进行对照研究,发现汪曾祺在著传时选取了个性化、非信徒的言说立场,并以文学性、科普性为目的对所参考的佛学经典...
关键词:汪曾祺 《释迦牟尼》 佛陀 传记文学 
2009-2020年英语世界的鲁迅研究状况考察(下)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5期48-58,共11页王家平 高雅迪 
四、对鲁迅与外国文化、文学关系的广泛探察与何嘉文的观点比较接近,多葛翰对鲁迅全盘西化论和中国现代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横向移植观点也持质疑和批评的立场。多葛翰(Daniel M Dooghan)的博士学位论文《文学地图学:鲁迅与世界文学的生产...
关键词:鲁迅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 全盘西化论 西方文学 全球化理论 横向移植 地图学 
2009-2020年英语世界的鲁迅研究状况考察(上)
《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4期29-37,共9页王家平 高雅迪 
21世纪英语国家的鲁迅研究者延续和拓展了20世纪鲁迅研究命题,关注鲁迅思想的现代性、鲁迅与社会及政治的关系,重视在复杂语境中探索鲁迅与中外文化、文学的关系,形成了诸种价值取向共存的多元研究格局。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形态,以立基于...
关键词:鲁迅研究 英语国家 多元格局 多样方法 
鲁迅留日早期译作思想命题和翻译问题再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05-114,共10页王家平 王明睿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与创作的对话关系——从鲁迅译作探索近代中外文学交流的轨迹”(17AZD032)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创作和翻译作品百余年的解读历史,有卓见,有正读,也有误读和曲解。本文试图对鲁迅留日早期翻译作品进行再解读,把它们放置在当时的时代文化语境中去考察,对鲁迅译作《哀尘》关于文明和民族等方面的思想命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月界旅...
关键词:鲁迅早期译作 清末翻译 思想命题 自我超越 
创作与翻译的互文性研究——以鲁迅作、译美学风格的对话为中心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0年第7期67-75,共9页王家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与创作的对话关系——从鲁迅译作探索近代中外文学交流的轨迹”(项目编号:17AZD032);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鲁迅作品注释历史及其理论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WXB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对话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巴赫金对话诗学基础上,克里斯蒂娃提出了互文性理论(1)。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比较重视翻译文本的互文性关系,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总结了英语文学中的四类互文关系,即《圣经》互...
关键词:创作与翻译 互文关系 克里斯蒂娃 古典著作 英语文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文性理论 勒菲弗尔 
地母、故乡和生态忧思——鲁迅的大地诗学论被引量:2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37-45,共9页王家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与创作的对话关系——从鲁迅译作探索近代中外文学交流的轨迹”(17AZD032);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鲁迅作品注释历史及其理论问题研究”(16WXB010)的阶段性成果。
鲁迅的作品为读者描绘了山川、原野、花草、动物的样貌和状态,他通过地母情怀的抒写和诗意返乡的观照,与大地建立了亲密的精神关系,他的创作是对大地野性之美的一种诗意呈现。鲁迅拥有丰盈而深刻的生态书写,这体现在他的维护林野的思想...
关键词:鲁迅 生态观 大地诗学 自然审美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以王富仁教授为论述对象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9年第2期46-49,共4页王家平 
本文以王富仁教授为典型个案,简论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与俄罗斯知识分子传统的精神关联。文章着重分析王富仁价值谱系中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并借助王富仁的相关论述,对中国与俄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及其特质做了简略的对照分析,文章还...
关键词:中国学者 王富仁 俄罗斯 知识分子 精神气质 
鲁迅翻译文学研究的向度与创新
《人大论坛》2019年第1期80-80,共1页王家平 
在中国现代文坛,从事文学创作且投身翻译事业的作家大有人在,鲁迅、周作人郭沫若、林语堂、茅盾、冰心、郑振铎、徐志摩、巴金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批作家兼翻译家的知识分子中,鲁迅堪称出道最早、用力最勤、产量颇丰、质量大多臻...
关键词:翻译文学研究 鲁迅 创新 向度 中国现代 翻译事业 文学创作 知识分子 
被描写的光荣与耻辱——鲁迅对国人半殖民地心理和国外汉学的批评
《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10期4-10,共7页王家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翻译与创作的对话关系--从鲁迅译作探索近代中外文学交流的轨迹"(17AZD032);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鲁迅作品注释历史及其理论问题研究"(16WXB010)的阶段性成果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民族及其文化既观看“他者”,又被“他者”观看。通常弱势的一方更多地成为被看者,成为被描写和被阐释的对象,被描述、被阐释,表明了被看者的客体地位;强势的一方处于观看地位,描述、阐释,显示了强者的权力和主体地位。
关键词:半殖民地 描写 批评 汉学 国外 心理 国人 鲁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