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立忱[1]
出 处:《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2期87-97,共11页
基 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亚国际关系中的认同因素”(项目编号:201232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东国家边界与领土争端研究”(项目编号:10CSS010)的资助
摘 要: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阿以问题的研究,主要采取现实主义的研究范式,而对于阿以冲突中的认同因素特别是以色列犹太人的认同缺少应有的学术观照。大体上讲,1967年"六天战争"后以色列认同的空前强化导致大以色列主义迅速抬头;20世纪80年代后,在以色列社会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以色列渐渐出现认同危机,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2000年第二次"因提法达"的爆发使得以色列暂时摆脱认同危机,"隔离墙计划"和"单边计划"随之出台,导致中东和平进程更加曲折难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