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雷云[1]
出 处:《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8期64-68,共5页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公德作为现代社会运作的优先伦理,它对于提升人类整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公德行为具有底线伦理和较高伦理两个层次。按照"不作为"(遵守)与"有所为"(维护)、主动与被动两个维度进行两两组合,将公德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型,即被动遵守型、主动遵守型、被动维护型、主动维护型。当前学校过多地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公德教育方面,而较高层次的公德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较为匮乏。为此,学校要培养学生对公德价值的理解、认同与接受,有效引导其避开"被动遵守型"与"被动维护型"的道德盲区;开展从规范伦理向美德伦理公德观过渡的教育,使"主动维护型"公德行为成为学生自觉的常态化行为;加强心理体认式的公德教育,实现公德知、情、行的统一和谐发展;完善公德实践智慧与能力,实现学生公德发展从自律向外烁阶段递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