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2]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一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年第15期3597-360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齐齐哈尔市科技局社会发展指令性计划项目(SFGG-201323;SFGG-201321)
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闭塞部位与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脑卒中症状开始3 h之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纳入该研究。根据治疗后病人出现临床症状改善的起始时间分为早期反应组,即静脉溶栓治疗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4分或以上;延迟反应组,静脉溶栓治疗2~24 h内NIHSS评分改善4分或以上;无反应组,治疗后NIHSS评分改善在4分以下者。根据动脉闭塞部位分为近端组(闭塞部位位于颈内动脉和邻近大脑中动脉M1区)和远端组(闭塞部位位于大脑中动脉M1区远端和M2区)。结果共有87例[平均年龄(66.4±5.67)岁,52例(59.8%)为男性,NIHSS评分中位数为12(9~15)分]纳入该研究。其中43例(49.4%)属于近端血管闭塞组,44例(50.6%)为远端血管闭塞组。31例(35.6%)为早期反应,30例(34.5%)为延迟反应,26例(29.9%)无反应。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近端血管闭塞[OR值6.11,95%可信区间1.35~27.75,P=0.019]和治疗无反应(OR值3.19;95%可信区间2.37~4.93;P=0.009)是提示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近端血管闭塞和对溶栓治疗无反应是静脉溶栓治疗病人临床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早期轻度临床症状改善能够有效提示长期临床预后改善。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