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国美[1] 邹桂舟[1] 叶珺[1] 郜玉峰[1] 李芳[1] 金蕾[1]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合肥230601

出  处:《安徽医学》2018年第7期854-857,共4页Anhu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86例,对其流行病学、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并发症、血清特异性抗体、核酸的差异。结果生存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1例,阴性11例,生存组阳性43例,阴性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为(5.2±1.26)lg copies/m L,高于生存组的(3.43±1.92)lg copies/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症状多样,相当一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死亡患者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横纹肌溶解,疾病早期白细胞显著下降、病毒特异性Ig M抗体阴性、高病毒核酸定量往往预示疾病重症化,死亡风险高。

关 键 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并发症 IG M抗体 病毒核酸 预后 

分 类 号:R51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