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曲竟玮[1]
机构地区:[1]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出 处:《绥化学院学报》2018年第8期154-158,共5页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备案项目"新诗选本与新诗经典化研究"(1352MSYYB021)研究成果
摘 要:张新颖编《中国新诗:1916—2000》具有浓厚的"史的意味"与严整的"史的格局",对诗派内部的构成、艺术探索的溯源都有所关照,尤其突出地下诗歌的地位,呈现了一部充满艺术创造精神的新诗史。编者在坚持个性、排斥"主流"的同时,倾力于艺术兼容性的表达,力图呈现一种"多元"的诗观,选出"多元"趣味的诗作。不过,编者个人的诗学旨趣是"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这种诗学旨趣决定了选本的现代品格:选诗着眼于现代敏感、现代意识,特别青睐展现内在精神搏斗的诗篇,突出了冯至、卞之琳、穆旦等人的诗史地位。
关 键 词:张新颖 《中国新诗:1916—2000》 地下诗歌 多元诗观 现代品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