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柯婵娟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0063
出 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39-43,共5页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了合同解除权的异议期限,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96条规定的异议制度的补充,却引起了关于逾期异议是否仍应当实质审查合同解除效力的争议,而这取决于异议期限的性质和效力。异议是形成诉权,则异议期限是除斥期间,其效力在于期限经过,形成诉权消灭,故逾期异议时法院无需对合同解除的效力进行审查。但现行异议期限的规定有不合理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