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边恒然[1]
机构地区:[1]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 处:《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7期90-92,共3页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摘 要:普济禅院,创建于明末天启年间,距今已有将近四百年的历史,曾修缮十余次,至今仍保其庄严外貌,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古刹,也是当地最具规模的庙宇之一。与妈阁庙、莲峰庙并立为澳门三大禅院,世称"观音堂"。普济禅院位于澳门花地玛堂区,因院内供奉的观音菩萨而得名。普济禅院是中国古翚飞式的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保存着明清南方庙宇的诸多特色。相传始祖为石濂大汕(1633-1705),属于禅宗南禅曹洞宗。寺庙主体建筑分为三殿,大雄宝殿供奉丈八金身的三宝佛像;长寿佛殿供奉长寿佛圣尊;观音殿供奉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金身等。普济禅院殿堂内珍藏着历代高僧和名家的书法、画作及文物。1992年,普济禅院被列为澳门八景之一。"普济寻幽"指的就是这里。本文主要以观察法和文献法两种社会研究方法,以期发现澳门普济禅院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独具的美学特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