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演变历程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思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为为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  处:《美术教育研究》2018年第13期23-24,共2页Art Education Research

摘  要: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它开凿于初唐时期的永徽年间,至晚唐时期景福年间逐渐大兴;至五代时,大足石刻出现了第一个高峰;然后又兴盛于两宋时期,出现宝顶山造像,此为大足石刻第二个高峰期;之后逐渐凋零,明清时期稍有修补,但规模都很小。大足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晚期时的艺术杰作,它以佛教造像为主,同时兼有儒家和道家造像。大足石刻出现了"三教融合"的局面,这对大足石刻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文通过查找参考文献等途径,按照历史发展对大足石刻各部分进行了梳理归类,主要针对北山、石篆山、石门山、广华山、宝顶山部分,以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为线索,通过信息可视化的方法探讨大足石刻与当时宗教的发展,最后整理出五山石刻的具体发展信息,分析大足石刻的历史发展趋势。

关 键 词:大足石刻艺术 历史发展 宗教 信息可视化 

分 类 号:K879.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