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适
机构地区:[1]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出 处:《南方论刊》2018年第8期33-36,共4页
摘 要:自1957年卡尔·多伊奇首次定义"安全共同体",到伊曼纽尔·阿德勒与迈克尔·巴涅特对其的丰富与完善,对我们理解安全共同体的建立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分析视角。尤其是东盟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成果,其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运行逻辑对中国与东盟"10+1"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作用。而唐世平提出"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理论",为我们理解国际系统的转变尤其是"安全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更具演化性、系统性的分析范式。本文则主要从"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理论"出发,讨论"中国—东盟安全共同体"形成的可行性,为下一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