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体系乐曲与西洋大小调调式体系乐曲作和声编配的手法异同探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允东 

机构地区:[1]普宁市燎原街道果陇小学

出  处:《师道(教研)》2018年第9期135-136,共2页

摘  要:中国专业的多声部音乐创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才开始的。由于早期的创作受中国民族传统的影响.在曲调的写作上往往会采用五声性音调,但在和声技法方面,由于还未形成体系,而西洋和声体系的确立要比我们早约200年,那么音乐家们只能通过学习西洋和声技法,将其应用在中国民族音乐上。因此在旋律与和声之间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

关 键 词:中国民族音乐 和声技法 调式体系 五声性 西洋 20世纪20年代初 异同 手法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