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性

作品数:285被引量:46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祖荫姚恒璐姜之国马学文马玉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郭文景《愁空山》中“五声”与“非五声”的纵横对置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余根卿 程炳杰 
《愁空山》最初是为了竹笛演奏家戴亚的音乐会而作,这部作品保留本民族素材与风格的同时,将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深度挖掘民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论文从作品所采用核心素材及其结构的角度出发,进而揭示“五...
关键词:郭文景 五声性线条 非五声性和音 纵横对置 
罗忠镕钢琴赋格曲的三种调式布局
《文学艺术周刊》2025年第3期48-50,共3页刘青 刘晓静 
2023年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培养科研资助项目;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科研计划博士生学术能力提升平台课题“二十世纪中国作曲家钢琴赋格作品研究”,项目编号:20232013/029。
罗忠镕的《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五首》(第一卷)创作于1960—1980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钢琴赋格套曲集。该曲集中五首作品的曲名和调性均按照中国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排列。第一首是《宫调式(小喇叭)》、第...
关键词:五声音阶 罗忠镕 五声调式 羽调式 赋格曲 曲名 五声性 徵调式 
谈储望华《12首音乐会练习曲》的演奏(一)
《钢琴艺术》2025年第1期17-19,25,共4页博复生 周家颖(译) 
储望华先生的最新作品《12首音乐会练习曲》于2024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这套作品既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钢琴教学,也十分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作品在注重钢琴技术训练的同时,通过富有中国风格的旋律音调、兼具五声性和现代性的和声语...
关键词:储望华 钢琴技术 和声语言 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会练习曲 钢琴教学 旋律音调 五声性 
储望华《12首音乐会练习曲》
《钢琴艺术》2024年第11期45-45,共1页
这套作品既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钢琴教学,也十分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每一首练习曲都有着不同的技术训练重点,也表达了各不相同的情愫和意境。《12首音乐会练习曲》在注重钢琴技术训练的同时,通过富有中国风格的旋律音调、兼具五声性和...
关键词:储望华 钢琴技术 和声语言 钢琴教学 音乐会练习曲 旋律音调 五声性 织体 
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从叶小纲《中国之诗》音高结构研究谈起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0-54,共15页童颖 
叶小纲在访谈节目中曾多次提出“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想通过在世界范围传播我的音乐作品,让人认识到中国音乐的新面貌”。早在2013年9月22日,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就举办过一场名为“中国故事”的叶小纲个人作品音乐会。事实上,叶小纲...
关键词:叶小纲 中国故事 《中国之诗》 中国五声性调式音高结构 
勋伯格五声性序列合唱《情人愿》研究
《音乐研究》2024年第3期93-104,共12页冯嘉卉 
《情人愿》是勋伯格唯一的、也是迄今最早运用五声性十二音序列写作的作品。勋伯格将纯五度双音以及五声性五音组作为乐曲发展的结构力并贯穿全曲,不仅体现了发展性变奏和静态写作的辩证性,也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相对的“静...
关键词:勋伯格 《情人愿》 十二音 五声性序列 异国情调 
江文也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风格——以19世纪30-40年代的钢琴作品为例
《美眉》2024年第6期0019-0021,共3页章巧玲 
近代以来,中国专业钢琴音乐创作从无到有,到今天已经发展为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音乐类别,在我国音乐文化的进步中影响至深。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专业作曲家功不可没。其中,江文也的钢琴音乐创作,技术规范、手...
关键词:民族风格 民族化观念 中国传统音乐素材 中国五声性旋律 
罗忠镕《第一弦乐四重奏》五声性复调结构研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王丽君 孙志鸿 
本文对罗忠镕《第一弦乐四重奏》中五声性复调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其基于西方古典对位规则和在五声性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多声部技巧的对位规则,横向循环调性和纵向调性的复杂化等调性逻辑,以及五声性复调结构呈示、展开、连接等...
关键词:罗忠镕 第一弦乐四重奏 五声性复调结构 
黄安伦《舞诗No.1》音高组织的民族化技术思维
《音乐创作》2024年第2期121-129,共9页吴小璋 
黄安伦是当代著名的旅加华人作曲家,其创作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探索中国式现代音乐风格。《舞诗No.1》(大提琴和钢琴)是其“舞诗”系列的首部作品,作曲家将中国民族音调素材与中西方作曲技术有机结合,糅合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多...
关键词:黄安伦 《舞诗No.1》 多调性横向进行 五声性与半音化 潜在调性 
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运用与发展——以马思聪《思乡曲》、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为例
《当代音乐》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杨思越 
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既展现了本民族传统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又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和声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碰撞与交汇在绝大多数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当中都有体现,也是音乐创作“中国性”的充分展现。本文以马思聪《思乡曲》(1937)以及汪立...
关键词:五声性调试和声 马思聪《思乡曲》 汪立三《镶金边的浮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