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云晖 

机构地区:[1]威海海大医院神经内科,264200

出  处:《北京医学》2018年第8期786-788,共3页Beiji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血管性眩晕可表现为典型l生和非典型性。非典型性血管性眩晕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表现,诊断难度较大,目前对此仍然认识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孤立性眩晕可能是后循环缺血很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这些血管性孤立性眩晕发作,大多并未发生小灶脑梗死,只是一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笔者称之为前庭TIA(vestibular TIA)。这种TIA与表现为其他症状体征的TIA不同,有独特的病理生理形成机制,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 键 词:血管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孤立 发生机制 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非典型性 主要表现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