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依据与限制路径  被引量:14

On the Legal Authority to Penalize Acts of Neutral Assistance with Paths of Restri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宗金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18年第17期79-87,共9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摘  要:在刑法理论中,限制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的路径主要分为主观说与客观说。溯及禁止论、假定的代替原因说、利益衡量说等客观说存在诸多问题,在理论上难以自洽,在实践中也不能合理地限制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解释采用主观说立场:只有在帮助者明知他人实施犯罪而提供中立的帮助时,始具可罚性。主观说说明了处罚中立帮助行为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可以合理地限制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因而具有合理性。在司法实践中,中立帮助者是否具备"明知",需要按照证据法的规则进行认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能仅靠被告人的供述,而应该根据主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帮助者是否"明知"。

关 键 词:中立帮助行为 客观说 主观说 明知 

分 类 号:D925.2[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