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晓林[1] 周海文[2] 李国华[1] 陈幼祥[1] 舒徐[1]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江西南昌330006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南昌330006
出 处:《广东医学》2018年第17期2606-2608,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01983);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1027)
摘 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切除治疗Brunner腺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内镜切除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Brunner腺瘤的23例,同时术前均行超声内镜评估,总结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内镜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23例患者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19~64岁,中位年龄51岁,有临床症状16例(69. 6%)。23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球部18例(78. 3%),球降交接部4例(17. 4%),胃窦部1例(4. 3%)。9例普通内镜常规活检,病理仅提示慢性炎或息肉样结构,而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达95. 7%。内镜治疗中采用电圈套切除4例(2例外加尼龙绳结扎),Hook刀切除1例(外加尼龙绳结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2例。23例病灶均一次性成功切除瘤体,切除瘤体直径范围0. 5~4. 0 cm,平均(1. 3±0. 9) cm,完整切除操作时间在5~60 min,平均(27. 8±18. 8) min。术中创面出血1例约50 m L,术中内镜下成功止血,术中穿孔3例,均内镜下成功闭合,术后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5. 6±10. 9)个月,切口愈合好,未见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论超声内检查是Brunner腺瘤有效的诊断方法,内镜切除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已成为Brunner腺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