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40 [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40
出 处:《新闻界》2018年第10期75-81,100,共8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分析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14ZDB16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微博微信公共事件网络社会情绪监测指标体系"(13AZD092)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媒介技术与应用平台不断升级,在传播迅捷、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情绪与理念的共振与激荡推动着现实心态在网络中的充分表达与释放,传播新特性打破人们的认知惯性、重塑认知规则,推动心态的显现与分化,受网络传播规律影响,网络社会心态持续处于复杂嬗变之中并不断衍生新的表现形式与特点。研究发现,当前网络弱势心态与底层意识显著,并呈群体蔓延之势;群体性怨恨心态经历消长,仇官心态出现反转;信任焦虑衍生信任异化,网络负面解读过盛催生逆反心理;娱乐恶搞心态席卷网络,趋现侵蚀网络主流文化之势;中国式焦虑心态突出,社会安全感持续走低;网络群体相对剥夺感强烈,泛道德化心态显著,主观幸福感现状不乐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