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精原细胞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树超[1] 刘凌琪[1] 王莹 吴天鹏[1] 

机构地区:[1]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430060

出  处:《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年第5期862-865,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

摘  要:睾丸精原细胞瘤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为睾丸最为常见的肿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约1/5存在亚临床转移性病灶,其常见诱发因素有隐睾、家族遗传、感染、激素分泌异常等.因其体征不典型,易与睾丸炎及睾丸结核等相混淆,临床上多需要通过B超、X线、CT、MRI、PET-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联合做出诊断.随着分子检测水平的提高,像AFP、hCG、LDH、Oct4、PLAP、M2A、AP-2γ、CD117、PGP9.5、JAK/STAT、VEGF、C-myc、SALL4等几种肿瘤标志物的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断率.本文就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当前诊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裨益.

关 键 词: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分 类 号:R737.21[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