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动分工理论及其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鹤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天津公司

出  处:《投资与创业》2018年第10期29-31,33,共4页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摘  要:劳动分工理论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较为系统的提出,斯密总结分工的益处主要是: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效率;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马克思和科斯对劳动分工理论也都有专门的研究,马克思用辩证唯物的思想,分析了劳动分工对社会生产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科斯则重点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出现和深入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影响.对经典劳动分工理论的研究,有益于加深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理解,更有利于在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指导下,为实际社会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完善农资行业内部管理架构、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减少内部交易成本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劳动分工 交易成本 社会生产 农业供给侧改革 

分 类 号:F27[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