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本《钵中莲》研究兼论清初地方声腔剧目在宫廷的演出形态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岩[1] 

机构地区:[1]国家图书馆

出  处:《戏曲艺术》2018年第3期65-68,6,共5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摘  要:顺治本《钵中莲》能够体现清初统治者与改编者的微妙心态:一方面,宫廷戏曲表演有其仪典特质,清初帝后更崇尚昆腔为正声;另一方面,来自民间的新腔或俗曲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面对地方声腔的风起云涌和统治者的好恶,改编者不得不对这类剧目做出调整,来平衡以昆弋声腔演唱的南北曲曲文和以地方声腔演唱的板式变化体曲文之间的矛盾。这种调整在顺治本《钵中莲》中表现为以下四种方式:首先,删除或替换以地域命名的地方声腔;其次,尽量避免使用昆弋之外的地方声腔或民间曲调;再次,剧中某个地方声腔唱段的重要性难以替代或无法改作昆弋声腔时,宫廷戏曲改编者只好退而求其次,用曲牌体音乐形式替换板式变化体音乐形式,以地方声腔演唱曲牌体曲文,这应是地方声腔在清代前期宫廷演出的主要形态;第四,那些无法删去的板式变化结构的唱词则往往以挂序的形式联缀在曲牌体唱词之后。

关 键 词:顺治朝 《钵中莲》 清代前期 宫廷戏曲改编 地方声腔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