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跃华[1] 林黎明[1] 刘燕平[1] 乔利云[1]
机构地区:[1]包头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出 处:《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年第13期1527-1529,共3页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包头市卫生基金(wsjj2016019)
摘 要:目的探讨相关危险因素、ABCD2评分、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脑梗死相关性。方法分析本科2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例,按7天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其分为进展组及非进展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既往脑梗死病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作次数>3次、颈动脉斑块发生率、ABCD2评分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斑块性质进行比较;对两组FIB进行比较。结果 TIA发作后脑梗死组(进展组)与TIA组(非进展组)相关因素比较,与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既往脑梗死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无密切关系(P>0.05);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发作次数>3次相关(P<0.05)。TIA患者卒中风险分层与7 d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使用ABCD2评分,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危组(P<0.05);中危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进展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较非进展组严重,进展组中度、重度狭窄者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非进展组无狭窄者显著高于进展组,P<0.05。进展组软斑块、混合性斑块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升高、颈动脉中重度狭窄、颈动脉软斑或混合型斑块、高危ABCD2评分、高血压病、糖尿病、发作次数>3次是TIA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关 键 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颈动脉斑块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