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  

De-cold War Criticism and Modenity in Chinese Lileratu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双[美][1] 王晓伟(译)[2] 

机构地区:[1]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比较文学与亚洲研究系 [2]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18年第6期66-67,共2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摘  要:王晓珏的《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1949前后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讨论的问题对《现代语言季刊》的读者们来说,并不陌生,即民族文学史。1949年这一将中国文学划分为“现代”和“当代”的分水岭,依然频繁出现在中国文学史的讨论当中,但近些年来,中美学者逐渐不满于对这一年份的盲目尊崇。

关 键 词:中国文学史 文学现代性 冷战 1949年 with 现代语言 “现代” the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