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野动态调强和容积旋转调强在上腔静脉综合征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骖[1] 马莉 郭燕[1] 樊一萌 吴亚东 张燕[1] 刘慈[1] 张雅静[1] 陈晓芳[1] 马志乾[1] 李秉慧 王培培[1] 

机构地区:[1]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肿瘤科,050011 [2]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深圳518116

出  处:《中国医师杂志》2018年第10期1559-1561,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摘  要:目的比较固定野动态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在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48例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同一患者分别设计IMRT和VMAT计划,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在95%体积的PTV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来比较两种计划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治疗计划均能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IMRT和VMAT的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肺脏,IMRT与VMAT计划中双肺V5、V10、V30、Dmean受照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VMAT计划中肺V20受照体积稍低(P=0. 061)。对于心脏Dmean、食管V35、食管V50、脊髓的受照体积,两种计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VMAT的加速器跳数低于IMR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97),VMAT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2)。结论两种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VMAT在肺脏保护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评估。

关 键 词: 非小细胞肺/并发症/放射疗法 上腔静脉综合征/并发症/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分 类 号:R734.2[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