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互文、课程与受众——文本解读应具备的四种意识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红波[1] 

机构地区:[1]河南教育学院,450046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11期10-14,共5页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基  金:河南省教育厅2017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中学语文文本解读与课堂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17-JSJYZD-05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本解读应该从两个基点提出问题:一是文本自身,二是课程框架。前者要求我们要有文体和互文意识,文体关注意义和形制之间的关系,互文重视文本网络对意义的开启。后者要求我们树立课程和受众意识:课程使我们的解读更有方法论的意义,受众促使我们多角度反思文本的意义。

关 键 词:文体 文本网络 课程 受众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