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两种计划方式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文同[1] 陈毅[1] 段隆焱[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放疗科,上海市200025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1期3231-3233,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推量靶区的计划方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并且需要瘤床推量的患者,第一阶段设计正向调强计划,处方剂量2Gy/次,共25次;第二阶段对瘤床即推量靶区设计处方剂量2Gy/次,共5次计划,分两种计划方式设计,一种为正向调强,另一种为电子线单野。比较两种计划下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方式下推量靶区PTVtb的Dmin、Dmax、Dmean、V_(100)%、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正向调强的CI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保乳的乳腺靶区PTV二阶段合成的平均剂量正向调强高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单纯第二阶段推量靶区PTVtb的剂量,两种计划方式下Dmax、Dmin、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计划方式下左肺的V20、Dmean;右肺的Dmean;心脏的V30、V4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左肺的V5、V10正向调强都显著低于电子线单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需要推量靶区治疗的患者,如果左肺的低剂量体积V5、V10不要求过低的话,即肺功能较好,计划方式应首选电子线单野技术;如果左肺的V5、V10要求足够低即肺功能较差,则应选择正向调强技术。

关 键 词:左侧乳腺癌 保乳术后 正向调强 电子线单野 剂量学 

分 类 号:R737.9[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