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宪刚
出 处:《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第2期50-54,49,共6页Liaoning Taxation College Journal
摘 要:赋税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用来维持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主要财政收入.赋税一般可分为田赋和人头税.田赋按地亩征收,人头税按人口和户征收.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田赋和人头税是分开的.这是封建社会赋税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人头税并入两税计征,由于名目繁多的赋役加征,赋税不均现象并没有消除.明代中叶以后,实行“一条鞭法”,情况和“两税法”大同小异.清朝入关后,在赋税制度上,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的“一条鞭法”,征收地粮和丁银两项,还是“丁自为丁,地自为地”的征收制度,这种征收制度,不能均苦乐.清初,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进行了赋税改革.本文试就“圣世滋丁,永不加赋”、“地丁合一”和“耗羡归公”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