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树峰[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221-237,共17页
基 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简牍文书中的概念、称谓与汉唐时期的社会变化”成果之一
摘 要:作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特征之一,"亲亲相隐"制度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许多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这一制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否存在。据笔者看来,不仅秦汉政权,甚至魏晋南朝政权,也从未制定过亲亲相隐的法律条文,"亲亲相隐”制在汉魏时期从未存在。以下就此问题略陈管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