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树峰

作品数:21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户籍简牍汉晋时期汉魏时期徒刑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史学月刊》《人文杂志》《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晋户籍文书的判断标准
《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4期89-107,共19页韩树峰 郭慧琼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考古学视野下的秦汉西北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G39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界多以记载户口信息及著录“某年籍”作为认定汉晋户籍的依据。前者固然是户籍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其他户口文书同样具有这个特点;后者既非户籍的必备要素,也无法排除其他户口文书有此特点。以此为判断标准,有可能将其他户口文书误认为...
关键词:户籍 户口  户主 《口食簿》 
从简到纸:东晋户籍制度的变革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218-218,共1页韩树峰 
户籍载体从简到纸的转变,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展史上的关键一环。西晋以前,户籍以简牍为书写材料。东晋建立伊始,缺少全国性的户口资料,政府必须重新造籍。更主要的是,由于豪强、官吏隐瞒户口严重,中央政府不能只满足于掌握记录人口数...
关键词:户籍制度 书写材料 关键一环 简牍 户口 仕宦履历 东晋 
从简到纸:东晋户籍制度的变革被引量:9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163-172,共10页韩树峰 
户籍载体从简到纸的转变,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展史上的关键一环。西晋以前,户籍以简牍为书写材料。东晋建立伊始,缺少全国性的户口资料,政府必须重新造籍。更主要的是,由于豪强、官吏隐瞒户口严重,中央政府不能只满足于掌握记录人口数...
关键词:东晋 简牍  户籍 
汉晋时期的黄簿与黄藉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2期73-75,共3页韩树峰 
虎溪山黄簿的真伪与走马楼黄簿的性质“黄簿”一词,秦汉魏晋传世文献无载,仅见于湖南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竹简及走马楼吴简。对于汉、吴黄簿,学界多视为户籍,并与晋令中的黄籍等同。不过,黄簿与黄籍在名称上毕竟有簿、籍之别,不加考证,...
关键词:走马楼吴简 汉晋时期 汉墓 传世文献 湖南沅陵 虎溪 黄籍 秦汉魏晋 
汉晋时期的黄簿与黄籍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16年第9期18-33,共16页韩树峰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秦汉魏晋南北朝户籍制度研究”(15XN1007)
虎溪山"黄簿"原名并非黄簿,其性质亦非户籍,而是沅陵侯国的上计簿。目前所见走马楼黄簿同样不属于户籍,内容亦不如西晋黄籍复杂,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自殷商以后,崇黄逐渐成为古人观念中的一种历史沉淀,黄簿、黄籍之"黄"则是这种崇黄...
关键词:黄簿 黄籍 崇黄 土德 户籍 
论巫蛊之狱的性质——以卫太子行巫蛊及汉武帝更换继嗣为中心被引量:6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9期78-89,共12页韩树峰 
在巫蛊之狱中,传统观点认为卫太子蒙受了不白之冤是正确的,新出观点论证卫太子确曾施行巫蛊的论据不能成立。但所谓巫蛊案的主要目的是更换继嗣的传统看法同样是错误的,汉武帝在此案中并无废黜卫太子的打算,而是意欲清除卫氏集团,以避...
关键词:巫蛊之狱 《资治通鉴》 汉武帝 卫太子 西汉政治 江充 外戚干政 
汉晋法律由“繁杂”到“清约”的变革之路被引量: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117-126,共10页韩树峰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简牍文书中的概念;称谓与汉唐时期的社会变化"(2012010010)
"繁"、"杂"是汉律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变"杂"为"清"是"化繁为约"的前提条件。汉人改律,重视后者,忽略前者,导致历年无成。曹魏时期,分类学在学术领域高度发展,受其影响,曹魏修律以"都总事类"为原则,基本解决了"杂而不清"的问题。西晋时...
关键词:汉晋法律 繁杂 清约 都总事类 文简辞约 
论汉魏时期户籍文书的典藏机构的变化被引量:8
《人文杂志》2014年第4期72-80,共9页韩树峰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出土汉唐文书汇释及研究"(项目号:11XNI 010)的阶段性成果
东晋十六国以前,户籍文书以简牍为书写材料,造籍耗时费力,典藏需要相当的空间,而且查阅也相当不便,因此,中央及地方州、郡不具备收藏户籍的条件和意义,其时户籍文书仅由县、乡典藏。户籍文书以纸为书写材料,始于东晋及十六国政权中的后...
关键词:户籍 典藏 简牍  
汉魏无“亲亲相隐”之制论被引量:2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3年第1期221-237,共17页韩树峰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简牍文书中的概念、称谓与汉唐时期的社会变化”成果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特征之一,"亲亲相隐"制度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许多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这一制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否存在。据笔者看来,不仅秦汉政权,甚至魏晋南朝政权,...
关键词:“亲亲相隐” 汉魏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法律儒家化 研究成果 魏晋南朝 法律条文 制度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被引量: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韩树峰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新时期项目经费的资助
两汉时期,在男性尊长存在的情况下,女性、卑幼均可充当户主。孙吴基本上承袭汉制,但女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魏晋时期,户主资格趋于严格,责任能力较强的男性尊长成为户主的首要人选。到唐代,户主一律由男性尊长充任,只有户内没有男性时...
关键词:汉唐 户主 资格 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