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军臣[1] 赵万巨[1] 孔令胜[1] 王秀美[1] 张冉[1]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29

出  处:《临床医药实践》2008年第S4期894-895,共2页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脑血管痉挛(CUS)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诊断脑血管痉挛。对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挫裂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等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全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30.4%。轻型、中型、重型颅脑损伤组CVS的发生率分别为4.2%、19.0%、45.8%,三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首次CT显示SAH的76例中,38.2%出现脑血管痉挛,并且Fisher分级越低,发生率越高。结论:GCS可作为脑血管痉挛的预示指标;大量的SAH是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预示指标;重伤组和轻伤组脑血管痉挛的时程不同。

关 键 词:脑血管痉挛 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分 类 号:R743.35[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