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二谐谑曲(作品31号)的音乐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凌崎[1] 

机构地区:[1]湖北省孝感学院音乐学院,432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24期65-66,共2页

摘  要:十九世纪以来标题音乐的蓬勃发展和器乐作品追求个性化、戏剧化的结果,必然要有新的曲式去适应这种个性化和戏剧化的要求。混合曲式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肖邦第二谐谑曲(作品31号)就是运用了混合曲式。混合曲式结构这一建立在传统曲式结构原则基础上的、自由的、综合性形式,满足了他的创作格局需求,符合了他音乐的审美思想。因此,肖邦运用混合曲式结构是自发的,是实现自我审美标准的结果。

关 键 词:谐谑曲 混合曲式 交替调式 

分 类 号:J624.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