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凌崎[1]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24期65-66,共2页
摘 要:十九世纪以来标题音乐的蓬勃发展和器乐作品追求个性化、戏剧化的结果,必然要有新的曲式去适应这种个性化和戏剧化的要求。混合曲式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肖邦第二谐谑曲(作品31号)就是运用了混合曲式。混合曲式结构这一建立在传统曲式结构原则基础上的、自由的、综合性形式,满足了他的创作格局需求,符合了他音乐的审美思想。因此,肖邦运用混合曲式结构是自发的,是实现自我审美标准的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