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炭屑显微结构复原青铜时代的植被  被引量:3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海亭[1] 李宜垠 胡金明[1] 腰希申 李旸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2]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环境生态所,北京100091

出  处:《科学通报》2002年第19期1504-1507,T002,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9831008)资助.

摘  要: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结构,对赤峰地区两处青铜时代遗址中的炭屑进行鉴定.经鉴定,两处炭屑标本均属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该种具有较强的气候指示意义.参照孢粉组合中出现的植物种(属)及其现代种(属)的生态气候指标和群落学特征,复原了赤峰黄土丘陵区青铜时代的植被.当时气候较为暖湿,地带性植被为蒙古栎林和油松林.

关 键 词:炭屑 显微结构 植被复原 青铜时代 蒙古栎 植物鉴定 孢粉分析 古生态学 古植被 

分 类 号:Q91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