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建初[1] 曲春瑜[1] 陈圣欢 刘红艳[1] 卢俊英[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清远医院,广东清远511518
出 处:《吉林医学》2016年第7期1718-1719,共2页Jili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通过分CT及MR影像特点分析其在治疗小肠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小肠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CT组40例,采用CT三期扫描;MR组40例采用MR造影检查,对照观察不同方法下患者同期临床症状,统计学处理诊断结果。结果:CT组检查证实小肠缺血性坏死31例,MR组检查证实小肠缺血性坏死37例(13例为早期病变),MR组检出率为92.5%显著高于CT组检出率。CT三期扫面结果显示,在同一期相中小肠肠壁各段CT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动脉期、静脉器及延迟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结果表明MR较好,CT检查对小肠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不敏感。结论:CT检查难以显示小肠缺血性坏死早期表现,MR不仅可以能够发现早期病变,且能反应病变的范围及程度,对早期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