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岩[1]
出 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90-93,共4页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寻根文学"的流变反思(项目编号:L16BWW002)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到中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并催生了中国的"寻根文学"。中国的一些"寻根"作家在反思民族历史、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渴望用现代西方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寻根文学"都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文学舞台上产生了震动。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文化形态,但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分析了中国"寻根文学"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的流变,并从"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渊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关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分析中国"寻根文学"的流变,对其局限性进行理论和实践讨论,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梳理分析,对我国"寻根文学"的发展和衰败进行进一步思考,为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建设及中外文学交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