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辅导员专业成长模式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孟翰[1] 卢丽琼[2] 施桂娟[3] 

机构地区:[1]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 [2]上海建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心 [3]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出  处:《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Journal of 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

基  金:本文系2015年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研究项目《上海民办高校心理辅导员专业成长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高校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责任重大,需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担任,但目前民办高校这类人员的配备不尽完善,难以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作用。文章提出了“3+X”心理辅导员专业成长模式,“3”即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X”即心理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及辅导、心理咨询及学生心理问题督导、开展心理讲座、发表论文及申报与参与课题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成长,希望从制度上和专业化上提升上海民办高校心理辅导员专业素养。

关 键 词:民办高校 心理辅导员 专业成长 

分 类 号:G448[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