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权”概念之辨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淑洁[1]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0

出  处:《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年第3期94-94,96,共2页

摘  要:一、诉权的基本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力救济逐渐被公力救济所取代,权利主体与救济主体渐渐发生分离,权利主体将自己的救济权利让渡给国家机关来行使,而司法救济作为公力救济最重要的形式,由国家司法机关承担对主体的权利遭受侵害时予以救济的义务,而权利主体则享有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公力救济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诉权,诉权体现的就是公民个人与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民对诉权的行使就导致国家机关行使司法权。而诉权不同于与一般实体性的权利就在于,诉权产生于私力救济向公力救济转化过程中,其义务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而一般的实体性权利是相对于其他义务主体的权利。

关 键 词:胜诉权 国家司法机关 权利义务关系 权利主体 公力救济 实体性权利 概念 国家机关 

分 类 号:D925[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