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共同社会意识的认知逻辑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相光[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出  处:《桂海论丛》2017年第3期25-31,共7页Guihai Tribune

基  金: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资助课题<"中国梦"的意识形态价值研究>(2013ZZ006);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自身认知的德育信息摄受及其环境优化研究>(DEA1302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14JDSZ100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社会思潮三者共同构成社会意识的组分结构。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一"和"多"的关系,"一"和"多"的相互转化必须经由理论或者实践意义上的"中间环节"(社会思潮),才能合理地向对方转化。其结构组分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及其结果,依赖于人的意识。它不但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形式,并限制其功能的实现。而且,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镜像式而是建构式的反映。中国梦既指代又发动关于社会存在的发展性改变。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维度,将文化中国、地理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种族的空间区域做出合理切分。它从时间维度巧妙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人的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共同社会意识串联起来,承继历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现实强大的民族自组织动力与社会发展潜力,发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中国、制度中国与器物中国,形成超越此在、此岸和现有空间的非物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与中国心理力量。

关 键 词:中国梦 社会意识 认知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