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潇华[1] 王玉娜[1] 孙敬芝[1] 李娜[1] 张红霞[1] 

机构地区:[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沧州061000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第11期1606-1609,共4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沧州市科学技术局课题(131302170)

摘  要:目的:观察月经过多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的不同大体改变,分析不同改变区腺体、螺旋小动脉形态计量学变化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月经过多患者43例(观察组)及月经正常者10例(对照组),于分泌中期用宫腔镜观察两组子宫内膜的性状。分别对观察组子宫内膜不同性状区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取材,制作病理切片,观察两组子宫内膜的腺体、螺旋小动脉形态计量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ER、PR表达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宫腔镜下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呈局灶性改变,具体显示为不规则增厚区和正常外观区两类。不规则内膜区腺体面积大于正常外观区(P<0.01)和对照组腺体面积(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规则内膜区螺旋小动脉的截面积与正常外观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于对照组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内膜ER表达高于正常外观区(P<0.05)和对照组内膜(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R表达计分三者分别为1.91±0.32,1.78±0.34,1.68±0.41,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月经过多患者子宫内膜于宫腔镜下呈局灶性改变,可大致分为不规则增厚区和正常外观区,不规则增厚区腺体及螺旋小动脉计量学和ER表达与正常内膜相比有显著性改变,是引发月经过多的主要病理改变区。

关 键 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理学 排卵 月经过多 子宫内膜 宫腔镜检查 

分 类 号:R365[医药卫生—病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