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放[1,2] 韩文涛[2] Ding Fang;Han Wentao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文学院,合肥230601 [2]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出 处:《江淮论坛》2017年第2期15-22,共8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诗学研究"(12&ZD156)
摘 要:青词又称清词、青辞、绿章,滥觞于唐,定型于宋,鼎盛于明,衰落于清。有唐以来,不计其数的道士高功、帝王官僚、文人士子创作了大量青词,仅就唐、宋两代而论,现存青词数量已超过一千六百通,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巨大。青词与唐诗呈现出互相影响的状况,唐诗促进了青词的诗化,在内容方面,唐诗的游仙主题与青词关系密切;在声律方面,作为骈文的青词,受到唐诗声律的影响,因而音节更加优美;在情感方面,受唐诗影响,青词的感情因素明显加强。反过来,青词对唐诗的发展也有所促进,青词成为唐诗的书写内容、出现诗体青词以及青词创作中大量化用唐诗等。研究青词与唐诗的关系,具有诗学和宗教学双重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